全国财经大学排名表-必威
全国财经大学排名
| 名次 | 学校名称 | 全国排名 | 
| 1 | 上海财经大学 | 61 | 
| 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71 | 
| 3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91 | 
| 4 | 西南财经大学 | 94 | 
| 5 | 中央财经大学 | 99 | 
| 6 | 东北财经大学 | 110 | 
| 7 | 江西财经大学 | 142 | 
| 8 | 浙江工商大学 | 144 | 
| 9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170 | 
| 10 | 北京工商大学 | 204 | 
| 11 | 天津财经大学 | 215 | 
| 12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237 | 
| 13 | 山东财经大学 | 247 | 
| 14 | 安徽财经大学 | 254 | 
| 15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268 | 
| 16 | 浙江财经大学 | 273 | 
| 17 | 南京财经大学 | 288 | 
| 18 | 云南财经大学 | 289 | 
| 19 | 湖南商学院 | 294 | 
| 20 | 山西财经大学 | 299 | 
| 21 | 河北经贸大学 | 313 | 
| 22 | 天津商业大学 | 324 | 
| 23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332 | 
| 23 | 吉林财经大学 | 332 | 
| 25 | 广东财经大学 | 338 | 
| 26 | 南京审计大学 | 367 | 
| 26 | 贵州财经大学 | 367 | 
| 28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383 | 
| 29 | 新疆财经大学 | 394 | 
| 30 | 广东金融学院 | 407 | 
| 30 | 内蒙古财经大学 | 407 | 
| 32 | 嘉兴学院 | 413 | 
| 33 | 广西财经学院 | 418 | 
| 34 | 兰州财经大学 | 430 | 
| 35 | 西安财经学院 | 435 | 
| 36 | 北京物资学院 | 441 | 
| 36 | 湖北经济学院 | 441 | 
| 38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452 | 
| 39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458 | 
| 40 | 上海商学院 | 473 | 
| 41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 518 | 
| 42 | 河北金融学院 | 531 | 
| 43 | 福建江夏学院 | 552 | 
| 43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552 | 
| 45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570 | 
| 46 | 吉林工商学院 | 590 | 
| 46 | 辽东学院 | 590 | 
| 46 | 铜陵学院 | 590 | 
| 49 | 武汉商学院 | 659 | 
| 50 | 山东管理学院 | 684 | 
| 51 | 桂林旅游学院 | 702 | 
| 52 | 贵州商学院 | 706 | 
| 52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 706 | 
| 54 | 福建商学院 | 713 | 
高考二本考生怎样填报志愿
志愿梯度在二本志愿填报中非常重要,之所以强调志愿梯度,终极目的是为了增加你的被录取几率。志愿填报讲究稳中求胜,二本的填报更要“稳”,道理很简单:一旦从一本落选,你只能降到专科批次录取。
大笔一挥随意填写志愿,院校梯度、专业梯度、地域梯度全不讲,选的全是热门城市的热门院校中的热门专业(以下简称“三热”)。如果你想保证有一所差不多的大学可读,那就必须杜绝这种自说自话的报考方式。
要知道,很多热门地区的实力二本院校,社会认知度高、专业热门、地域好,录取分常年都在一本线以上,某些二本院校在某些年、某些省的录取线甚至超过了上海交大、南开等塔尖院校,由着性子胡来,错!
如何报高考志愿详细指导
方法一:线差法
线差法的“线”是指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控线。例如一本线,二本线等等。线差法就是比较考生线差与院校线差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差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差值,院校线差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为避免偶然性,专家建议中采用院校近几年的平均线差(即线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线差来比较。
考生的线差超过院校的线差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如果我们选择志愿也这样做,得出的结果就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位次法的机理是在全省考试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如果用来评价院校,那么录取线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录取实力。
方法三:线差为主,位次为辅
从使用范围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线差,而非排名。线差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而通过数据统计表明,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差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在线差法与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分析,然后再用另一种加以检验,两者的分析数据应该大致吻合。
志愿填报的技巧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 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二本志愿专业怎么选择
关于专业的选择,我们应该从大范围来看,从行业大势来考虑——那些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相符合,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专业,有时在就业上会小有波动,但长远看却是坚挺的,比如土木、建筑、化工、机械、电子、材料、地质、能源等专业,只要中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社会对学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就有旺盛需求。
更何况,有些所谓的“冷门”或“热门”只是社会舆论强贴的标签:都说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等专业“冷”,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水并不低。相反,一些专业虽然看起来热门,但“含金量”很低,例如高烧不退的法学专业,开设院校太泛太多,遍地开花,毕业生就业形势其实很不好,二本院校尤甚,考到律师资格证的人很少,从事本专业的人更少。
因此,选择专业眼光要放长远,既要考生感兴趣,还要适合考生将来发展。